关于制定(修订)2021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启动2021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制定)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遵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规律,坚持“突出学科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养质量”的原则。根据学校研究生教学实际需求情况,研究生培养谋求创新改革,推进“互联网+研究生培养”,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培养模式”,灵活适应多类型多维度研究生需求。

各学院要在认真总结自身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提供更优良的培养环境,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二、制订(修订)要求

1.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各学院(学科)要根据《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做到培养环节设计合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2. 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必须考虑系统性和前瞻性,核心课程应按照《学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已下发二级学院)进行梳理和设置,并适当设置本学科前沿、学科实践课程。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两类培养方案,要在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与职业发展的衔接。

3. 增加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时间。专业类课程统一安排在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程统一安排在第二学期。

4. 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自2021级研究生起,鼓励所有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要求。深入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实现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价值引领相统一,且在教学大纲中给予体现。

5.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各学位点将论文写作指导的有关内容融入到相应的必修课程中,且在教学大纲中给予体现。

6. 鼓励优势与特色学科建设,引进具有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且受益面广的共享性双语教学、全英文、线上线下相结合课程。

7. 新增专业(方向)要严格对照国家相关要求制订(修订)培养方案,加强调研,邀请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论证。

三、制定程序

1. 各培养单位成立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领导担任,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

2. 各培养单位应高度重视本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各学科(领域)制定的培养方案需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召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审核通过。

3. 培养方案,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请各二级学院于526日前将培养方案电子版发至张丽华老师校内OA邮箱(文件名:学院+学科名称),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培养方案纸质版(培养单位分管领导签字盖章)交研究生院。

 

2021511

研究生院


附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doc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