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路,从这里启程”劳模现场教学

1123号下午一点半,“创新之路,从这里启程”劳模现场教学活动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以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七所院校的近百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为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重要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特有的劳模文化和育人资源,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教委联合组织的此次教学活动,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工程实践中,在我们全体研究生中营造遵守学术规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出席此次活动的有全国劳动模范“抓斗大王”包起帆,上海市学位办吴庆全老师,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于涛教授等出席并讲话。

此次参观活动由包起帆同志亲自带领我们进行参观,包起帆本是一名普通的码头装卸工,经过二工大的学习,从而走上了创新之路。他长期扎根在港口生产第一线,从开展新型抓斗和工艺系统革新起步,创造性的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被誉为“抓斗大王”。90年代,他领衔开辟了我国水运史上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从零开始,迄今中国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5800万标准箱。进入新世纪,他和团队提出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公共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间无缝隙物流配送新模式,提出了现代物流和码头智能管理新理念,他和团队在国内首次建成了全自动集装箱无人堆场,发明了国际上首条港口全自动散货装卸系统。如今,他又和众多专家一起谋划横沙开发,为上海城市发展和深水新港拓展新的空间。

包起帆同志首先带领我们观看了一个名为“木老虎吃人”的小视频,生动再现了当年码头木头装卸工的辛酸血泪,这也是包起帆同志为之奋斗的最初梦想。解放工人,保证工人生命安全这是首等大事。而后又带领我们参观了他的成长史,年仅17的包起帆进入了码头当工人,六年后又因为工伤改行做了修理工,而后渴望学习知识考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虽只有初中学历,但经过刻苦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投入工作后,包起帆学以致用,使得钢丝绳寿命从75小时延长到1500小时。日本专家称赞这在日本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在成为工程师后,包起帆同志致力于创新,他革新了木材、生铁、废钢和散货等一系列抓斗,形成了新的装卸工艺,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护了工人生命安全减轻了劳动强度。在当上国企经理后包起帆依然在创新解决了龙吴码头地处偏僻,人多货少,企业陷入困境的局面。他瞄准了水运发展的大趋势,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开通了我国首条内贸水运标准集装箱航线。五年后龙吴公司吞吐量从200万吨提升到2000万吨,职工和企业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而现在的包起帆同志依然从未停止过创新。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包起帆同志是一个平易近人,充满亲切感的人,虽然作为领航性的人物依然愿意跟我们讨论。并且我们也了解到包起帆同志也非常关心职工,是个让人感觉没有距离的领导。

在参观结束后,包起帆同志给我们观看了一个视频,观看了他平时的的工作场景和一些重大的出席活动。而后耐心解答了我们的问题。并且语重心肠从他的自身经历告诫我们,创新不问出身,人人都得创新,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从而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通过观看包起帆同志的创新之路,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创新就在岗位,始于足下;创新不问出身,人人皆可成功;创新要有方法,只有垂先示范,锲而不舍、不畏艰难、共同成长、分享成果才能取得成功;创新要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金钱为目的的创新不可持续。

包起帆同志的创新之路,生动呈现了时代楷模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更深切的体会到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是无私奉献,执着追求。什么是社会主义正能量,道德操守,大爱无疆。我相信此次参加活动的同学一定会更加全面正确的了解创新,并将这种创新精神应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无穷。